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「淡水」的名稱由來
淡水以前叫「滬尾」,「滬」是以前設在河口或靠近海的地方,是許多石頭堆成,用海水的漲潮、退潮來捕魚的一種設施,而在設有「滬」的尾處,就是「滬尾」。之後因為「淡水港」而改名為「淡水」。
克難坡
-艱辛的求學之路
這次要介紹的淡水古蹟是克難坡,它位於英專路靠近淡江大學,建於1953年間,是132階的陡坡,在淡江大學初期,交通不發達,進入校園唯一的路,所以學生、老師不論天氣如何,都得秉著克難精神走克難坡才能到學校,但土地並不是淡江大學的,是地主開放給大家使用,淡江大學維護的。雖然現在不需要克難坡了,但開學時還是會帶著學生們體驗以前人求學的精神,順便培養體育能力。(改編自「淡水維基館」網站)
推薦理由:以前的人為了求學而走這麼長的樓梯,實際體驗後更覺得以前人很勤勞向學值得學習,所以我覺得這個坡很重要,一定要讓大家都知道!
留言
張貼留言
留個言吧!